色彩风格

检察日报|让出土简牍“开口说话”

【字号:    】        时间:2023-06-19      

△ 2023年06月12日 《检察日报》
第05版:声音周刊    
  简牍制作技艺(楚简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工艺体系中的重要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文化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
  出土简牍是文物考古和研究人员最爱的“历史讲解员”。一枚简牍,甚至其中一个字,有时可以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简牍在出土前被地下水浸泡千年,出土时是糟朽木片,如同软烂的面条,在接触到空气氧化的一瞬间漆黑如炭,文字无法辨识。因此,在简牍修复过程中,脱色和脱水技术决定着修复质量。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探索并创造了饱水简牍连二亚硫酸钠脱色法和十六醇填充脱水法,让一批批珍贵简牍“开口说话”,向世人讲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每当看到器皿里的竹简慢慢恢复颜色,篾黄一面像春笋一样鲜艳,篾青一面像新砍的竹子一样光亮,上面的字迹清晰显现,我都像第一次试验成功时那样欣慰。
  与文物打交道35年,我修复着文物,时光也修炼了我。如今,我所在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已为国内24个省市、90多家文博单位提供文物保护技术支撑,完成全国80%以上的饱水简牍修复。从南昌海昏侯墓到四川三星堆遗址,乃至更早的长沙走马楼吴简、湘西里耶秦简……不让那些凝聚祖先智慧、民族历史的鲜活史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看到文物得以还原本貌,观众参观,专家研究,后世留存,是很开心的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这为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提出开辟考古新出土(水)珍贵有机质文物保护工作“绿色通道”的建议。对于有机质文物而言,面临保存环境从地(水)下到地(水)上剧变的严峻考验,必然造成文物所蕴含信息的损失与改变,严重者,文物本体也会消失。文物保护工作应从一出土就开展,始终让文物处于稳定状态。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开设文物保护“绿色通道”,保障经费,并且要缩短保护方案的审批流程与时间。
  荆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还就荆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建议,其中包含围绕楚式漆艺修饰技艺及楚式漆器修复技艺等非遗项目,挖掘利用其他非遗项目,推动荆州打造“中国漆器之都”。我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增加公众对传承荆楚文化的支持,让文物保护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刑事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我希望荆州检察机关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助推形成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合力,积极履行检察职能,办理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案件,以高质量检察履职守护历史文脉。